人们从未停止追寻返璞归真。

<aside> ✍ 题主: @Yaxin Huang

</aside>

都市农业背景


都市农业率先兴起于欧美和日本等城镇化程度较高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农业与城市和谐构建的思想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霍华德的花园城市(园林城市)理论,当时英国已完成城市化,但在发展过程中忽视了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城市过密和农村衰退问题,许多社会问题开始暴露。学者们开始思考如何构建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城乡社会,并普遍认为德国的市民公园是都市农业最早的生产组织形式。都市农业一词最早出现在1930年《大阪府农业报》上,1935年日本学者青鹿四郎的《农业经济地理》首次将都市农业作为学术名词提出,1977年美国农业经济学家艾伦尼斯的《日本农业模式》正式提出都市农业(Urban agriculture)的概念。(邱国梁和姜昊, 2019)

来源:FAO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都市农业”主页

都市农业的起源

发展都市农业的重要意义

都市农业定义


都市农业是指大都市中、都市郊区和大都市经济圈以内,以适应现代化都市生存与发展需要而形成的现代农业。都市农业是以生态绿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市场创汇农业、高科技现代农业为标志,以农业高科技武装的园艺化、设施化、工厂化生产为主要手段,以大都市市场需求为导向,融生产性、生活性和生态性于一体,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现代农业。

都市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通过与城市现代工业的对接,能够有效地实现工业对农业的反哺。不仅可以解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而且更主要的是能够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表现在:一是能够提升农产品的产品结构和农业的产业结构。二是能够有效提升农业综合实力。三是有效地提升农产品附加价值。